物換星移 戰後70年美日從敵對到同盟

◎中國崛起與亞太再平衡企業貸款

事實上,美日關係一直受到美國外交方針的移轉而起伏。在1970年代,美國前國務卿兼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(Henry Kissinger)聯中制俄,當時日本圍堵共產勢力的重要性大幅降低;21世紀以來,中國大陸崛起,美國策略走向「聯日制中」,日本在美國全球安全架構中的地位自然獲得提升。

◎美國對日宣戰改變二戰歷史

◎美日同盟關係邁入新思維

1941年12月7日,日軍轟炸夏威夷珍珠港,當時的美國總統小羅斯福(Franklin Roosevelt)隔天立即宣布對日作戰,3天後再向德國與義大利宣戰,美國自此全面投入二次大戰,正式開啟和日本的敵對關係。二戰中的歐洲戰爭在1945年5月結束後,盟軍的對日作戰仍在持續中,直到美國的兩枚原子彈分別投在日本廣島和長崎,日本才在1945年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。

根據這項新指針,日本自衛隊與美軍的合作範疇將擴展至全球,這是日本首度獲准派遣自衛隊到全球各地,為美日同盟揭開新頁;雙方的合作將涉及彈道飛彈防禦信用貸款負債整合系統、網路、太空及海上安全;特別是在東南亞的海岸巡防、維護海上安全能力的建設方面,雙方將密切合作。根據新指針,未來日本可擊落射向美國的飛彈,同時,一旦相關攻擊會威脅日本安全,東京也能馳援遭到第三國威脅的美軍。這使得美日同盟關係在國際局勢的演進下,推進到一個更緊密、也更詭譎多變的新思維。

然而,在中國大陸崛起、以及全球經濟重心東移後,美國總統歐巴馬2011年11月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(APEC)非正式首腦會議上,正式提出「亞太再平衡」戰略。這項攸關軍事、外交、金融等多方面的再平衡政策,不但體現出美國在21世紀戰略資源重整的意圖,也使得美日同盟關係產生質的飛躍,讓日本從一個美國在亞太的盟友,提升到更重要盟友的新境界。

8月1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,美國和日本這兩個戰時的敵對國家,一同在珍珠港這個當年促使美國參戰的關鍵地點舉行紀念儀式,代表美日關係在這70年的物換星移中,早已從敵對轉換為同盟。

基於區域平衡,二戰死對頭的美國與日本,在面對中國大陸崛起時,美國需要強大的日本作為聯盟,新版美日防衛合作指針應運而生。在這份新防衛合作指針中,日本自衛隊與美軍的合作範圍擴展至全球,這是自1997年以來美日首次更新防衛指針。特別是中國大陸近年不斷擴張軍力,在東海和南海伸張主權引發亞洲鄰國恐慌,不只美國,包括越南、菲律賓與日本等亞太國家,都持續關切中方的舉措。美國國防部長卡特(Ashton Carter)說,美日修訂防衛新指針並非針對中國大陸,而是中方在南海的作為讓區域內國家感到不安,相關國家因而採取與美國合作的做法。

美國在戰後一舉成為全球霸權,主導國際秩序;日本則在戰敗和原爆的衝擊下,展開漫長而艱辛的戰後復元之路。然而,這種敵對的氣氛持續到冷戰時期出現重大變化。基於戰略和政治考量,美國與日本在1960年簽定美日安保條約,自此,代表二戰時的敵國在戰後正式轉變為共同防衛的戰略夥伴。日本需要美國保護,而美國也需要日本支持,雙方具有共同利益,確保了日本在二戰結束後的安全及繁榮發展。

內容來自YAHOO新聞

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、也沒有永遠的敵人,正如同二戰結束的70年後,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4月間,站上當年小羅斯福要求國會同意對日宣戰的相同講台上說,「歷史是嚴酷的,已發生的無法挽回」,美日關係在走過敵對的年頭後,如今正邁向一條利害相關、亦敵亦友的新同盟關係。

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物換星移-戰後70年美日從敵對到同盟-041000933.html


11B473B37F8ECC68
arrow
arrow

    m04kw2wm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